-
河北平乡打造"童车之都"产业集群 招商引资激活全产业链新动能
河北省平乡县通过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和精准招商引资,成功构建起以自行车及儿童自行车为核心的特色产业集群。近日,该县获评"中国自行车零配件基地暨儿童自行车之都"称号,标志着其产业规模与质量实现双重突破。目前产业链已覆盖研发设计、智能制造、检验检测等全环节,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 一、产业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 经过多年培育,平乡县自行车产业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体系。统计显示,当地聚集了超过200家具备规模生产能力的企业实体,其中年营业收入突破亿元的企业达10家。整个产业链创造的经济总量超过76亿元,在县域工业经济中贡献率达九成以上,直接带动就业岗位约10万个。特别在儿童自行车细分领域,平乡企业年产规模达3500万辆整车,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7%,国际市场份额占比14%,形成显著的规模优势。 二、技术创新驱动质量升级 当地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建立专业工程技术中心8个,累计获得各项专利授权300余项。部分龙头企业引进自动化焊接机器人、智能涂装生产线等先进设备,产品通过欧盟EN71、美国ASTM等国际认证。政府主导建设的省级质检中心具备整车性能、材料强度等62项检测能力,为产业质量提升提供技术支撑。通过产学研合作,开发出镁合金车架、智能平衡车等中高端产品系列。 三、产业链协同效应显著增强 平乡县已形成从零配件生产到整车组装的完整供应链体系,涵盖车架、轮组、传动系统等全部配套环节。区域内专业化分工明确,配套企业可在半小时内送达所需零部件。这种高效的产业协同使新产品开发周期缩短40%,生产成本降低15%。同时建立的电商产业园集聚物流、金融等配套服务,助力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 四、政策体系构建发展生态 当地政府出台专项产业规划,设立技术创新基金,对智能改造项目给予最高20%的补贴。建设标准化厂房30万平方米,配套建设职业培训基地,年培养技术工人超2000名。通过举办国际童车博览会、组建产业联盟等措施,持续提升区域品牌影响力。目前正推进智慧园区建设,引入工业互联网平台优化生产管理。 五、绿色发展理念深度融入 行业龙头企业率先实施清洁生产改造,万元产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8%。推广使用水性涂料和环保电镀工艺,建设光伏发电设施满足部分生产用电需求。建立废旧车辆回收体系,铝合金材料循环利用率达95%以上。这些举措使平乡自行车产业绿色化转型走在行业前列。 六、市场拓展取得新突破 依托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优势,产品出口至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内销渠道覆盖全国所有省级行政区,在主流电商平台童车类目销量持续领先。近期开发的智能物联童车、竞技型平衡车等新品,成功打入欧美中高端市场。 平乡县通过系统化产业培育,实现了从传统制造基地向创新引领型产业集群的转变。未来将重点发展智能装备、高端零部件等关键环节,力争打造世界级自行车产业中心,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支撑。
2025-08-08
-
【平乡县招商】平乡县11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平乡县举行招商引资产业推介会暨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11个重点项目成功签约,总投资规模显著,涵盖电子商务、通用航空、教育提升等多个领域。此次签约是平乡县继上半年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壮大县域经济的又一重要举措,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项目规模与结构凸显高质量发展导向 此次集中签约的11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规模可观,覆盖自行车童车、医药物流、新型城市综合体等六大产业领域。其中,好孩子电商云销售中心项目通过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构建新型销售服务平台;双星绿色生态循环基地项目建成后年处理废旧橡胶能力达20万吨;平乡县第一中学东校区项目将引入优质教育资源建设标准化学校。项目结构体现平乡县在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和民生改善方面的系统布局。 二、产业升级项目助力新旧动能转换 在传统产业升级方面,天津踏浪电动自行车产业园、邢久自行车童车零配件建设项目将强化平乡县自行车产业集群优势;苏州恒丰健身器材生产项目延伸了体育用品产业链条。新兴产业领域,河北天山万创飞机研发制造、平乡·天山飞行学院项目填补了通用航空产业空白;红星美凯龙第八代生活综合广场项目推动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这些项目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加速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三、民生类项目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教育领域,平乡县第一中学东校区项目投资额居本次签约项目前列,建成后将显著提升当地基础教育水平。国药乐仁堂医药物流园项目将完善区域医药供应链体系。北京易德利儿童游乐设备生产项目兼具产业与民生双重属性,在促进就业的同时丰富儿童产品供给。 四、招商引资成效彰显营商环境优化 此次签约是平乡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投资主体涵盖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企业,体现区域协同发展成效。当地通过完善产业配套、强化政策支持等措施,吸引龙头企业投资布局。好孩子、双星等知名企业的入驻,将发挥产业链带动效应。 五、项目落地实施保障机制完善 平乡县已建立重点项目专班推进机制,在土地供应、审批服务等方面提供全流程保障。相关部门表示将严格落实协议约定,确保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此次签约项目的实施,预计将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对促进产业集聚、提升城市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2025-07-31
-
【平乡县招商】平乡高新区入围省特色产业示范开发区 打造童车产业国际竞争力新标杆
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的评审结果显示,平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功入围"河北省特色产业示范开发区"名单,成为邢台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园区。此次入围标志着平乡高新区在招商引资、产业集聚和创新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其主导的自行车、童车及电动玩具产业已形成覆盖研发、制造、销售的完整产业链,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一、产业基础雄厚支撑示范园区建设 平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始建于2007年5月,2016年8月经河北省政府批准升级为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经过十余年发展,园区累计入驻企业232家,形成以自行车、童车、电动玩具及零配件为核心的特色产业集群。据邢台市统计局数据,园区童车年产能达6000万辆,国内市场占有率稳定在70%,国际市场占比超过50%,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这种高度集中的产业布局为申报特色产业示范开发区提供了坚实基础。 二、创新驱动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 园区坚持科技创新引领,2019年实现高新技术产值77亿元,占园区总收入的10.5%。通过搭建"五大平台"体系,重点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在资金融合方面设立产业引导基金,技术创新领域建立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人才引进方面与多所高校建立战略合作,成果转化平台累计孵化专利技术200余项,科技孵化器入驻创业团队50余家。这种全链条创新生态有效提升了产品附加值,推动传统制造向智能化转型。 三、三大工程助推能级提升战略 平乡高新区围绕"世界童车之都"发展目标,实施系统性提升计划:引企入园工程重点吸引产业链关键环节企业,成长扶助工程建立梯度培育机制,龙头培育工程打造年产值超10亿元企业集群。邢台市发改委公开文件显示,该战略使园区在土地集约利用、节能减排等考核指标上均优于省级标准,单位面积投资强度较全省平均水平高出23%。 四、产城融合塑造高质量发展样板 按照"产城一体化"定位,园区统筹产业升级与城市功能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超20亿元,建成标准化厂房80万平方米,配套建设人才公寓、学校、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这种发展模式使园区在2019年实现财政收入6.6亿元,带动就业3.8万人,形成产业与城市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为同类开发区提供了可复制经验。 五、国际视野开拓产业新空间 平乡高新区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通过国际认证、跨境电商等渠道拓展海外市场。河北省商务厅数据显示,园区企业已取得欧盟EN71、美国ASTM等国际认证120余项,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海外仓5个。未来将重点建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进一步提升"平乡制造"的国际市场话语权,向着千亿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目标迈进。
2025-07-14
-
【平乡县招商】平乡县创新招商模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平乡县以招商引资为抓手,聚焦项目招引和建设,通过创新工作机制、优化营商环境、培育新兴业态等举措,推动县域经济提质增效。全县围绕"项目为王"理念,实施精准招商战略,成功引进一批优质项目,工业投资和技术改造增速位居邢台市前列,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创新工作机制强化项目招引 平乡县建立"三英雄"评价体系,将项目建设成效作为干部考核重要指标。县级领导干部带头开展招商活动,累计组织20余次外出招商,对接56家大型企业和12家商会协会。通过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等模式,成功签约40个亿元以上投资项目,其中31个项目已开工建设,18个为独立选址项目。这种全员招商的工作机制有效提升了项目招引质量和效率。 二、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效能 平乡县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通过简化审批流程、强化要素保障等措施,推动11个备案项目加快落地。建成7个城市经济综合体,包括双创双服中心、金速派创业园等平台,吸引145家企业入驻,年纳税额达1.77亿元。同时加快推进阿里云创新中心等4个城市经济项目建设,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载体支撑。 三、培育新兴业态促进产业升级 平乡县积极发展会展经济、楼宇经济、流量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重点培育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等创新业态,投资8亿元建设15万平方米的阿里云创新中心。工业投资和技术改造分别实现24.5%和21.2%的增长,增速在邢台市保持领先地位。通过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集聚发展。 四、强化要素保障推动项目落地 平乡县建立项目推进联席会议制度,统筹解决用地、融资等难题。实施"亩均论英雄"改革,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亩均税收指标在邢台市名列前茅。通过盘活存量土地、创新融资模式等方式,确保重大项目顺利实施。建立项目储备库,形成"洽谈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的良性循环机制。
2025-07-10
有想补充的信息?点我投稿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